南通:大力实施三项举措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
■ 南通市教育局
近年来,南通市将义务教育摆在“重中之重”位置,着力统筹城乡、区域、校际、群体发展,从立法引领、提质扩优、优化生态3个方面着手,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。
坚持立法引领,保障义务教育优先发展
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。2020年9月,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《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》,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《条例》共7章、40条,从招生入学、办学条件、师资建设、教育质量、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法规形式提出刚性要求,成为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地方性、纲领性文件与制度化安排。各县(市、区)党委政府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《条例》要求,全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,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。
依法落实优先发展地位。近年来,南通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,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、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“两个只增不减”,连续11年将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,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持续增加。2023年,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30.04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87.09亿元,全年净增学校17所、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.48万个。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,注重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环境改善提升,为280所中小学安装空调并实施电力扩容,常态落实校园智慧安防、运动场地改造、教学设备更新等项目。加强智慧校园及信息化建设,均衡配置资源,切实缩小校际差距。在全省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,提前两年实现达标率100%。
坚持提质扩优,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
深化课程教学改革。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,引领广大教师心无旁骛抓教学、尽心尽责提质量。推进“立学课堂”改革,从县域课模、学科课模群、典型课例中归纳出区域课堂“立学”共识,即限时讲授、合作学习、踊跃展示“12字”教学要求,构建“12条”课堂评价指标。突出区域课改多主体地位,使自下而上的经验提炼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形成互动,将行政有力推动、教研专业引领与学校实践智慧融为一体,实现区域课堂改革整体变革。探索形成“一县一特色、一校一精品”的课堂改革格局以及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课堂改革生态,获评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。将教科研作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点,发挥其在推进课程改革、指导教学实践、促进教师发展、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近几年,在国家、省实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,南通市整体水平全省领先。
深化乡村优师培育改革。坚持16年创新培育乡村优质师资,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开展“初中起点五年制”师范定向生培养试点、“初中起点七年贯通培养小学教育师范定向生”试点。在全省率先出台《南通市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标准》,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80个,培育乡村骨干教师2260名,乡村骨干教师占比超城镇10个百分点。启动“江海名师”人才计划,全面实施教师队伍建设“1115”培养工程。出台《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培养激励办法》,在职称评审、编制保障以及名教师、名校长、名班主任评选认定等方面,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。
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。致力打造优质教育集团,以资产和教育教学为纽带、以师资和学科组建设为重点,推行“优质学校+新校+薄弱校”模式,全市97个义务教育集团有力保障了459所成员校的办学质量。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,切实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异,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。
坚持优化生态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
注重课堂教学提质。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,以“教足教好”确保“学足学好”,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达90%以上,教师各科作业面批率每天保持在20%左右。名师骨干全员参与“慧学南通”线上课程资源开发,推送序时学习资源,推进周末线上答疑。
注重规范治理提效。印发《新老虎机游戏:全市中小学校实施“四全管理”的指导意见》,创新实施中小学“四全管理”50条标准,构建全对象、全时段、全空间、全领域管理体系,促进学校治理格局更加完善,促进教育质量更快提升,促进“五育”并举真正落实。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,全市765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“清零”,在全省率先启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,发放全省首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核意见书,截至目前已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310家,相关做法获最新老虎机:发文推介。
注重心理健康提能。印发《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,为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。全面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“润心”关爱行动,出台心理危机干预、家校社协同育人等10大刚性举措。对入学新生做心理普测,为重点学生建立“一生一档”,同时做好跨学段、跨班级交接工作,实现学生帮扶无缝对接。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,建立“学生人人有导师,教师人人是导师”制度体系,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,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、全面发展。目前,全市568所中小学已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,81.6万名学生和6.2万名教师结成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“多对一”学导关系。